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5月9日的一纸判决书,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纠纷案也终于以广药集团的完胜画上了句号。而这号称“中国第一品牌”商标案所引发的讨论似乎热度未减,作为专业从事沧州商标注册、沧州专利咨询、外地公司注册的专业机构,今天我们再来为大家梳理一二:
“王老吉”商标的前世今生
王老吉凉茶在清朝道光年间由王泽邦初创,王家第三代传人将凉茶店开到了香港、澳门,并将王老吉“橘红底杭线葫芦”的商标注册。1949年,王老吉被一分为二,广州王老吉凉茶被归入国有企业,香港的王老吉则依然由王泽邦家族后人把持经营。
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后者授权于子公司加多宝集团在国内销售红罐王老吉。2000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再签合同,双方续约至2010年5月2日。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分别收受香港鸿道董事长陈鸿道100万港币,并在2002年11朋时,双方签署了补充协议,将商标续展期限延长至2013年。2003年6月,李益民再次收受陈鸿道100万港币,并在同月签署了第二份补充协议,约定将王老吉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
2008年开始,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交涉,广药称王老吉为国有资产事件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但双方交涉未果。2010年8月,广药就向鸿道发出律师涵,申诉李益民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同年11月,广药启动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彼时王老吉品牌价值也被评估1080.15亿元,跻身目前中国第一品牌。2011年4月,广药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提出仲裁请求,并提供相应资料;5月王老吉商标案立案,确定当年9月底开庭;后因鸿道集团一直未应诉,开庭时间推迟至2011年12月,但当日仲裁并未出结果。2012年1月,双方补充所有材料,确定2月10日仲裁;但贸仲考虑到王老吉商标的价值,建议双方调解,并将仲裁时间再延期3个月到5月10日。而鸿道集团提出的调解条件是补充合同有效为前提,广药无法接受,调解失败。
2012年5月11日,广药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贸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该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失去王老吉 加多宝何去何从
为了做大凉茶业务,搞好王老吉,加多宝可谓费尽了心思。公开数据显示,加多宝集团2002年销售额还不及2亿元,2003年销售额窜升至6亿元,2007年飙升至50多亿,2008年则高达140亿元,创造了中国饮料的奇迹。2011年年底,因市面上出现诸多厂家使用“王老吉”商标生产不同的产品,加多宝出品的红罐王老吉凉茶产品开始启用新设计产品包装。由此,加多宝开始步入“去王老吉”化阶段。依照加多宝方面此前发布的公告,其改包装之举意在“使广大消费者正确识别加多宝出品的正宗凉茶,保护正宗凉茶的单一性与纯正性,从而保护和推动凉茶文化的健康发展”。红罐包装上一面写着“王老吉”,另一面则已悄然改为了“加多宝”。最近又更换了使用多年的广告语。在其最新的广告宣传上,已不再出现任何和王老吉相关的字眼,口号已改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一位接近加多宝的人士称,加多宝目前并无一点收缩的迹象,反而加开了工厂,而且生产线在全线运转,加大马力生产。据他透露,加多宝目前财务状况极佳,近期对外扩张全部是自有资金。
广药集团完胜 品牌保护责任重
广药集团在收回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后,如何做大做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目前广药集团已经制定“136发展方略”:围绕着把王老吉从民族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这一目标,通过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和虚拟创盈三种发展路径,从人才、科技、品牌、资源、标准和国际化六大战略对王老吉进行立体打造。新的红罐装王老吉凉茶正在加紧生产,即将在6月初登陆市场,与现有的盒装王老吉形成互补。而未来还将视市场需求进行新品研发和推广,比如无糖、低糖、固体凉茶等,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加多宝方面此前透露的鸿道集团拥有王老吉秘方及商标的海外所有权,广药称迄今为止,广药集团已经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王老吉商标注册工作,未来将进一步加快注册,为实现王老吉品牌的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转载)